2017年11月21日 10:26
咳嗽 同类疾病
中医认为,痰的产生主要与肺、脾两脏有关。肺主呼吸,调节宗气(元气)的出入和升降。如肺失肃降,就可出现咳喘、卧不平等症。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,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。脾主运化,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。如果湿邪侵犯人体,或思虑过度、劳倦及饮食不节,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,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。
脾虚生痰,有的人素体脾胃不好,消化功能弱,冬天受寒后更易致脾虚生痰。或者吃生食、瓜果,中阳被伤;或因热病饮水过多,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,聚集为痰。还有恣食肥甘,胃中浊气郁蒸,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。表现是痰多、少腹胀、大便稀、四肢不温、甚至浮肿、脉弱无力。可以人参炖鸡加点陈皮,以健脾化痰。还可服人参健脾丸、香砂养胃丸等,脾气健运了,痰自然就可减少。
肺寒生痰,多乏力、怕冷,尤其后背冷,此时应温肺化痰。肺气被伤,不能输津四布,通调水道下输膀胱,使水液停留,也可成痰,痰贮于肺,肺气不利,痰涌气道而发,必致咳嗽痰多。可多喝羊肉汤,或猪肉炖萝卜。此外,还可吃一点橘红丸、川贝枇杷膏等,也可用沙参、人参炖肉,以养益肺气。此外,杏仁、百合、银耳、藕也应多吃一些。
肾虚生痰,冬天天寒肾阳易受伤害,而致肾阳虚加重,致慢性气管炎缠绵难愈,特点是痰多而清稀,形寒怕冷,手足发凉,腹背尤甚,小便清长,夜尿多,大便稀,面色白、舌质淡、苔白滑,脉沉无力。平时多服核桃,也可以芡实、山药、薏苡仁熬粥或炖肉。
中医将痰分为寒痰、风痰、热痰、湿痰及燥痰等。
寒痰,由寒邪犯肺,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。痰呈白色,病人怕冷,喜热饮,舌苔薄白或腻,小青龙汤加减。
风痰,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,开始痰白稀,以后可转黄黏痰,病人怕风,舌苔初起白,后转薄黄,杏苏饮加减。
热痰,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,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,病人怕热喜凉饮,舌红苔黄腻,泻白散化裁。
湿痰,湿邪侵人人体(如居潮湿环境),使肺、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。痰为白色稀水样,病人有身重、倦乏或便溏等症,舌苔薄白或白腻,二陈汤加味。
燥痰,由久旱气候干燥、燥邪侵肺,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,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,舌苔薄黄,清燥救肺汤出入。
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多饮水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,还能起到润肺除燥、祛痰止咳、健脾补肾的作用。少吃刺激性食物,多吃些梨、枇杷、橙子、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