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07月14日 06:00
乙肝 同类疾病
专家回答
谢奇峰 主任医师
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
擅长:各型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的诊治,各种酒精性、代谢性和...
核苷类似物应用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,我们不提疗程,提的是合理停药,达到了治疗目标,同治疗目标有关系。根据指南里通行的做法是,对于乙肝e抗原阳性的患者,要达到e抗原转阴,e抗体转阳,转化后再巩固治疗,每隔半年检查一次,连续2次以上正常才可以考虑停药,具体还要根据传播途径,家族史,家里有没有人感染过病毒,是男性女性、体重、有没有肥胖、有没有糖尿病等等因素,还要根据有没有肝纤维化的情况出现,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停不停药。刚才所说的标准只是最低的要求,通常在专业界内,达到起码要求后,还要综合病人其他情况,趋向于延长治疗一段时间。 第二种情况是e抗体阴性,这种情况目前有几个比较严格的要求,一是欧洲的治疗指南,要求发生表面抗原转阴,表面抗体转阳;美国指南也要求表面抗原转阴。这个几率就目前来看比较小,大部分病人达不到,所以就主张一直治疗下去。但是国内和亚太地区肝病治疗指南,结合经济实际,长期治疗很多患者经济上承受不起,就要求DNA转阴,连续三次以上可以考虑停药。现在考虑标准偏低了一点,只要病人的经济条件许可,趋向于严格标准,最好能治疗到表面抗原转阴。因为依照国内的标准停药的话,复发、反弹的可能性非常大,所以主张长期治疗。 临床上,个别患者条件比较好的,比如后天传播的,非母婴传播的,没有家族史、没有糖尿病、没有肥胖、没有明显肝纤维化的,也有可以停药的患者,但要非常小心,原则是医生综合考虑,全面评估,一旦有反弹趋势马上用药,才能达到长期缓解。抗乙肝病毒治疗有个原则,就是最大限度的,长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