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07月14日 06:11
炎症性肠病 同类疾病
专家回答
刘凤斌 主任中医师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擅长:慢性萎缩性胃炎、功能性胃肠病、炎症性肠病、胃食管反...
灌肠是炎症性肠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,其是通过药物对肠粘膜的局部修复、促进炎症消退而起治疗作用,常用药物包括:中药白头翁汤、锡类散、珍珠末等。西药如:瑞巴派特、蒙脱石散、激素、柳氮磺吡啶、益生菌等;患者应了解灌肠的意义与注意事项,消除对灌肠的恐惧感,并争取配合医生的治疗,从而获得最佳治疗效果。必要时也可让家属学会灌肠方法,以期在家中能自行护理。 灌肠时注意事项:1每晚睡前灌肠,灌肠前让患者排空大小便,以利于顺利灌肠和药物在肠腔内保留。灌肠时让患者左侧屈膝位,臀部垫高10~20Cm,以保证药液顺利进入结肠,避免药液外溢,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。同时灌肠液温度宜控制在36~39℃。因温度过低可致肠痉挛,引起或加重腹痛;温度过高易引起肠粘膜烫伤。拔管后臀部及床尾均抬高10Cm,交替翻转体位1~2次,使药液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、吸收。告知患者灌肠过程中如有便意时做深呼吸。卧位时间不少于2h,肠内保留时间3~6h(3)。2灌肠时动作要轻柔,忌粗暴,以防损伤黏膜。由于长期腹泻及灌肠,肛门会因多次刺激而容易出现红肿、破溃等情况,故每次灌肠后应以温水清洗并涂润滑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