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搜索
问问医生首页 > 文章内容

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样的

2017年09月09日 18:56

肾衰竭 同类疾病

  肾衰竭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,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光是痛苦,更是失去生命的危险。但是大家对于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并不了解。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就是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样的?希望经过小编的讲解之后大家能对此有一定的了解,从而在治疗检查的时候能够心中有数。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些肾衰竭的发病机制。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。

  各种原因(休克、创伤、挤压伤等)引起的肾缺血所致的急性肾衰,其主要原因在于发生缺血后的再灌注,而缺血早期的肾滤过减少或停止(少尿或无尿)是肾脏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,减轻肾小管细胞的重吸收负担,减少氧耗,增加对缺氧的耐受力,一旦肾缺血得到改善(再灌注),便可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,引起严重的肾组织损伤,总之,急性肾衰是多种生理异常所组成的具有特征性综合征,各种发病机理在病程的各个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意义。

  少尿期后为多尿期,肾小管上皮开始新生,此时由于致病因素已经解除,缺血和毒性物质已消除,血循环已经恢复;新生的小管上皮细胞仍缺乏浓缩尿液的能力,尿比重仍低于1.015;氮质血症和潴留的代谢产物,起渗透性利尿作用,故尿量增多,称为多尿期。

  肾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,产生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前述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管缺血或中毒,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,使近曲小管对钠的的重吸收减少,以致原尿中的钠、水量增多。当其流经远曲小管的致密斑时,刺激肾小球旁器释放肾素,使肾脏内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,引起肾小球小动脉的收缩、痉挛、导致肾小球特别是皮质外层肾小球的血流量下降,滤过率极度减少。

 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一些肾衰竭的发病机制。大家在看了上文的介绍之后,想必应该已经有了了解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