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9年12月31日 16:00
心身障碍 同类疾病
专家回答
贾福军 主任医师
广东省人民医院
擅长:失眠症、抑郁症、焦虑症的诊治和精神障碍的鉴定。
我们先了解一下信任究竟有什么内涵。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“信任”的解释为:相信而敢于托付。可见,信任的内涵非常广。今天我们仅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信任。它其实代表了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,就是指两个人认识上彼此一致、情感上互相依赖、行为上共同配合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有着程度上的差别,具体由低到高可分为三个层次: 1.可预见性: 指我们预测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是否会出现的可能程度,即一个人行为模式的稳定性。这些行为包括了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。一个可预见性高的人,他的行为是一贯的。这种一贯性可能包括一贯地好或一贯地不好。可预见性是信任最基本的条件。那些反复无常、无法预测的人通常无法让人信任。 2. 依赖性: 是信任的核心内容,即在紧要关头,感到对方是可靠的和值得依赖的。这一点也就是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倾向性。我们需要判断,当某种情况发生时,对方是否会作出有利于我们的决定或行为。 3. 坚信: 信任的最高层次,指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情况下,仍然相信对方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自己,从而对他产生高度的信赖感。高度的互相信任是建立在前面两个条件基础之上的。一个行为方式稳定,一向支持、帮助自己的人,最终将成为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对象。